智慧城市從滅蚊開始

「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是什麼?」可能有人會答是獅子老虎這些猛獸,但是若論真正的殺傷力,則要數最近因登革熱疫情不斷擴散而令港人聞之色變的蚊子。

雖然政府一再強調已加緊滅蚊,不過現時香港沿用的蚊患監察方法「誘蚊產卵器指數」,是七十年代的過時產品, (政府新聞處圖片)

「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是什麼?」可能有人會答是獅子老虎這些猛獸,但是若論真正的殺傷力,則要數最近因登革熱疫情不斷擴散而令港人聞之色變的蚊子。

由十八世紀的黃熱病,到後來的瘧疾、登革熱及寨卡病毒,都是經由蚊子傳播。每年因蚊子傳播的疾病而死的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瘧疾病例達2.12億宗,42.9萬人因而死亡,這個數字還是在加強預防控制措施並減低死亡率之後的結果;導致成千上萬嬰兒出現先天缺陷的寨卡病毒,世衞估計單是在2017年,便有達400萬人受到影響。

說回香港情況,雖然政府一再強調已加緊滅蚊,不過現時香港沿用的蚊患監察方法「誘蚊產卵器指數」,是七十年代的過時產品,而且政府公布數據時間滯後,未能達到即時監控的效果,預防及滅蚊成效自然亦不太理想。

其實,全球科研機構已致力開發各項科技來應對這場「蚊子戰爭」,包括使用大數據來防控疾病,亦有利用基因科技,從源頭杜絕蚊子出現。

過去幾年,大家在數據收集及分析能力大幅提升,隨着由逾千個感應器組成的物聯網系統被廣泛運用,配合先進拍攝裝置及圖像傳感器,將有海量大數據可供分析,以及估計蚊子的繁殖數量和飛行路線,進而評估受影響地區及作出應對策略。

不要以為這個想法只是空中樓閣。2011年,巴基斯坦城市拉合爾(Lahore)出現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受感染人數高達1.6萬人,奪去了352條生命。為了預防疫情再度爆發,當地政府使用Google的工具開發出演算系統追蹤並預測地區疾病的爆發情況,令政府可以立即清理蚊子繁殖的高危地區。結果成效斐然,次年當地只錄得234宗確診病例,沒有死亡個案。

中國更是以戰略思維來應付這場「蚊子戰爭」,據傳媒報道當局正研發一種高敏雷達裝置,可以偵測兩公里外振翅的蚊子,並能分辨其種類、性別、飛行速度及方向等訊息,提早預防及消滅,有望作為未來防治蚊蟲的利器。

筆者以前曾寫過微軟創辦人蓋茨的滅蚊故事,作為全球首富的他相信「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決定從微軟退休,把大筆財富用於醫療衞生、教育與農業發展等項目,瘧疾更是其首要對抗目標。公共衞生是需要大量創新科技的項目,若想把香港發展為一個智慧城市,當局不如從滅蚊開始。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6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