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享泡菜到共享車位

以前企業要做獨市生意,定必保護商業機密,務求獨攬技術、壟斷市場。不過現代人卻喜歡「分享」,除了發明共享經濟,近來愈來愈多大企業也醒覺「獨食難肥」,紛紛分享資訊(如開源碼),鼓勵更多人才研發與自己產品有關的技術。

網絡圖片

以前企業要做獨市生意,定必保護商業機密,務求獨攬技術、壟斷市場。不過現代人卻喜歡「分享」,除了發明共享經濟,近來愈來愈多大企業也醒覺「獨食難肥」,紛紛分享資訊(如開源碼),鼓勵更多人才研發與自己產品有關的技術。於是大至跨國電訊巨擘AT&T的軟件定義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平台,以及Elon Musk發明的劃時代交通工具Hyperloop設計圖,小至職業攝影師作品、鄰居維修技能、家庭日常用品,甚至廚餘都可以向大眾分享。早前我曾分享新加坡在公開機構數據方面的舉措,今次介紹另一個看重共享文化的地方──南韓首都首爾。

重建鄰里關係 營造和諧社區

新加坡的共享數據偏向目標為本,由政府主導,着重效率;首爾則更與文化相關,由當地的NGO團體Creative Commons Korea(CCK)負責。CC是國際組織,在多個地區,包括香港,也有自己的分部。他們鼓勵大眾訂立彈性授權協議工具,方便創作者標示作品,讓使用者透過合法分享資源引發創意。

兩個月前,我就到CCK的首爾辦公室參觀,他們鼓勵市民在網上分享,同時建立像新加坡一樣的數據公開分享平台。CCK又會在網站Sharehub.kr介紹當地成功的「分享」例子,例如63個官方推薦的共享服務,包括空間、公共設施、產品、技能、經驗及內容等,種類非常豐富。其中,香港人最羨慕應該是共享車位,首爾市民可透過應用程式如Modu,暫時租用空置的私人車位。

新加坡的共享模式較新穎,他們會聯合私人企業及國營機構分享數據,並由國家中央處理所有資料;首爾則着重建立社會中的共享「氣氛」,個人、家庭和小企業都可以分享以及使用有關服務。首爾的社會創新部門總監解釋,該計劃目標是「協助分散的人群分享生活,找回信任和關係,並在人們的心中營造一個溫暖的城市。」所以他們除了分享數據,還鼓勵市民分享住屋、書架、圖書館、玩具、小朋友的舊衣服、家常便飯等,藉此聯繫社區。

若說新加坡的「共享」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推動創新,首爾就是為了找回左鄰右里互相幫助的文化,並把握箇中商機。南韓是全世界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逾九成國民可上網,而且多於六成人擁有智能手機,所以透過網絡分享並不困難。難得的是他們把傳統的鄰里文化和南韓的人情味融入科技,建立具東方色彩的共享經濟。其實香港也有類似的文化背景和硬件配套,可以一試!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