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教與學新招育人才
有位曾任科技公司COO的朋友,十多年前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幫師父經營武館。早前我們再聚,發現這位老朋友已成為詠春高手,更啟發我膽粗粗一把年紀來學武。
有位曾任科技公司COO的朋友,十多年前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幫師父經營武館。早前我們再聚,發現這位老朋友已成為詠春高手,更啟發我膽粗粗一把年紀來學武。
一學之下,發現詠春根本在挑戰我的既有常識──一般出拳的力度強弱,視乎速度及距離而定,但詠春最著名的便是「寸勁」,能夠在短距離爆發出極大力量。寸勁的理論在此不贅,但對我來說,無疑是必須拋棄固有概念才能學懂的新事物。
需要放棄常識重新學習的情況,又何止是詠春?這幾年我從商界轉投教育界,每個項目都要從頭學起:無論是讓小學生夢想成真的社會創新教育計劃DreamStarter(啟夢者),或是讓中學生一嘗做老闆滋味的JA學生營商體驗計劃,甚至是我在大學教授的創業學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對教育界來說都是新事物。無論在課程設計或教授方式,都要從無到有來逐一打造。
學習的態度固然重要,但師資的力量亦不可小覷。中國人流行一種說法是「教識徒弟無師父 」,指師父在教徒弟時會「留一手」絕招,以防徒弟超越自己。人人保留絕招,再多的絕世武功都會失傳;然而師父傾囊相授,亦不代表學生一定會成為高手,或者可以把門派武術發揚光大。
對師父而言,照本宣科的傳授方法固然容易,但即使練習內容和時間完全一樣,也不能肯定每個徒弟都會成才。師父要因應學生的資質、理解及感受來調整學習方式,讓學生兼收並蓄,才能從心出發,以現有武術作為基礎再創新招,進一步發揚光大。
引導下一代思考求真
當科技進步,學生能夠從多個不同渠道吸收知識,我們應否仍然一如以往,照本宣科的教授課文?還是引導其思考求真的態度,發現問題並加以解決。對於不同「資質」的學生,又能否拔尖補底,令其可以發展所長?這其實是所有為人師表都要考慮的問題。
科技快速發展,世界正在轉變,社會創新令到傳統工業及商業消失的趨勢,已經是無可避免。在未來5至10年,人工智能(AI)廣泛應用,很多職位都會被取代,無論是打算為自己未來訂下計劃的大學生,正就大學選科的中學生,又或是培養年幼子女的父母,都在憂慮今日的選擇未必能配合未來的需要。與其煩惱未來會如何,倒不如學懂unlearn,放下常識,接受新事物,反而更有助在這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