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網時代更應「走出去」 每到一處地方,若然時間允許,參觀校園是我必然的行程之一。我熱愛到學院散步,親身感受校園氛圍,了解其教學理念。在今次歐洲之旅,我便到了聯合世界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下稱UWC)位於意大利Tireste的分校參觀。
從阿之媽到科技局 我去年到南韓出席一個會議時,首次親身體會到「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其實在互聯網推動下,這概念已經發揚光大,近兩年興起的知名房屋租賃網站Airbnb及租車網站Uber,都是共享經濟理念的產物。
IT化解水貨圍城 近日看報紙、電視,甚至網上的社交平台,都見到關於「反水客」行動的新聞。其實,內地居民來港購買的東西包羅萬有,以數量計算,最多的不是名牌貨或奢侈品,而是奶粉、牙膏、益力多及廁紙這些日常生活用品。
我是創業者 在大企業工作了好幾年後,我又再靜極思動,重返創業之路。創業本身並無年齡限制,我這種曾經創業、又效力過大企業的人固然有之,剛畢業進入社會的新鮮人亦不少。有趣的是,相比過去大部分畢業生首選投身大企業,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自行創業,掌握自己的未來。
Apple Watch衝擊生活模式 萬眾矚目的Apple Watch終於登場,從iPod的風生水起,到iPhone與iPad的笑傲江湖,蘋果公司從不爭飲頭啖湯,但凡是其涉足的產品都可統領市場,Apple Watch又能否延續神話?
聰明城市的交通管理 數周之前,我開始深思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遂發展出「CTO.HK」系列文章,探討香港若有CTO(首席技術總監),可以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市民的生活,並令政府施政及城市設施更加「用家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