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港數據保護政策須奮起直追 今天是5月25日,這天之前很多人不斷收到跨國公司或機構的電郵,通知最新的私隱保護政策。是日特別之處在於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正式生效,並取代原本的《資料保護條例》。
大數據 大數據操控世代 在占士邦的電影世界中,大反派的能力往往比主角強得多,通常擁有巨大殺傷力武器,隨時可向世界各地目標展開攻擊,犯罪手段更是層出不窮,既能仿效恐怖分子推翻政府,造成巨大傷亡後又可無聲無息消失,更進一步的還會製造傀儡總統操控所有核武器,把整個世界玩弄於股掌之中。
電子支付 小額支付潛力大 最近時有評論指出,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明顯落後,當中電子支付更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在20年前,八達通的NFC近場支付技術在全球電子支付上處於領先地位,還吸引了不少外國政府和企業來取經。
ai 新零售改變購買習慣 2009年以前,11月11日還是被稱為「光棍節」,自從阿里巴巴選擇在這一日舉行網購促銷之後,原本屬於單身者的節日隨即變成熱鬧的購物節。其實一年一度大採購的觀念由來已久,在美國,感恩節過後的第一天便是以聖誕購物為由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零售商會把商品降價促銷,製造聖誕節前的銷售高峰。
大數據 食品安全靠Big Data 世界博覽會又回到米蘭了!對,是「回到」米蘭,因為意大利米蘭並非首次舉辦世博,早於1906年就舉辦過一次,相隔足足109年。想遊覽意大利的朋友們,今年可以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了。
聰明城市 聰明城市的交通管理 數周之前,我開始深思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遂發展出「CTO.HK」系列文章,探討香港若有CTO(首席技術總監),可以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市民的生活,並令政府施政及城市設施更加「用家主導」。
article 如果我是CTO.earth 老實說,相比創新及科技局,筆者相信CTO(首席技術總監)可以起到的作用更大,他將利用資訊科技的創新,推出新政策來提升競爭力,對內可解決各項難題,例如前文提及的塞車;對外則發展出城市獨有品牌,改善戰略定位,讓香港在科技快速變遷下,仍能保持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城市地位。遺憾的是,到今時今日仍未有人擔當這個角色。
聰明城市 聰明城市需要CTO 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以九龍東為試點,發展「聰明城市」(Smart City)。其實,新加坡及日韓等多國早已着手發展Smart City,務求提升城市競爭力,本港無疑慢人一步,但遲做總好過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