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圖書館共享空間

仔細一想,圖書館其實比Uber、Airbnb等商業模式更早開始實行「共享經濟」,因為館內成千上萬藏書的擁有權,以及當中包羅萬有的知識,其實是由用家共享的。所以當圖書館共享圖書也不足夠時,不妨把這個「共享」精神再推前多幾步。

網絡圖片

仔細一想,圖書館其實比Uber、Airbnb等商業模式更早開始實行「共享經濟」,因為館內成千上萬藏書的擁有權,以及當中包羅萬有的知識,其實是由用家共享的。所以當圖書館共享圖書也不足夠時,不妨把這個「共享」精神再推前多幾步。例如美國加州Sacramento圖書館系統便發起「物件圖書館」(The Library of Things)的項目,除了可以借書,更由民眾「一人一票」選出一些偶爾要用卻不一定想購置的工具,並由圖書館負責採購、寄存和借出。這些工具包括車衣機、結他、電動遊戲機等,民眾若想借用,只須預約後憑圖書證到附近圖書館領取,既方便又節省成本,成為當地的「工具界Airbnb」。

點只借書咁簡單

除此之外,圖書館共享的工具還可以包括3D打印機、3D模型、聲音和影片剪接軟件、電路板等,兼具Makerspace的功能,鼓勵用家盡情發揮右腦,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發明。不少外國學校亦開始為圖書館加入上述Makerspace工具,而且小朋友不但沒有因為立體打印而放下書本,反而會為了實現自己的發明,主動尋求更多知識,例如到附近書架上找尋更多相關的書本閱讀,因此只要比例得當,圖書館的藏書並不會因為新科技玩意的出現而失去價值。

第三個趨勢,就是把圖書館變成Learning Commons(學習共享空間),鼓勵用家在那裏協作、工作、討論。這個用途在香港的大學圖書館已經很常見,但中小學可能覺得沒需要而未有廣泛推行。做法很簡單,就是把書目整理後騰出一片開放空間,添置一些容易移動的傢俬,讓學生可以按需要改變圖書館的設置,不要讓物理環境局限他們的創意。於是想10個人一齊準備報告又得,突然想做孤獨精自己brainstorm又得,得咗!當學校圖書館變成彈性學習空間,老師也可以安排更多不同的主題式小組,讓學生離開課室自主學習。學校甚至可與當地公共圖書館合作,容許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借出、歸還公共圖書館的藏書,令學校的圖書館變得無限大。

刺激學生自主學習

當我們在討論圖書館的存廢問題時,其實是在討論這個「空間」的使用方法,所以不要被「圖書」兩個字局限想像。空間可以有數之不盡的變化,例如圖書館不一定完全是安靜的,可以劃分其中一部分作安靜的閱讀專區,其他地方則容許用家討論交流;也可以外借工具、做展覽、做發明,引起公眾的學習興趣。所以計我話,未來圖書館索性做回老本行,不過引入更多方法和工具協助大眾「共享」知識,令學習變得更好玩,一定能吸引新一代日日到圖書館報到!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2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