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R世界中生活
VR和AR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不少電影的橋段,會在現實中出現。
這篇文章是我首次在全VR(虛擬實境)內完成,也是我策劃中的一個項目,使用感覺類似電影《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內的場景,用家可以在VR獨一無二的工作空間內,隨時從雲端及互聯網搜尋及抓取所需資料及圖片。這個沉浸式體驗相當有趣,亦不得不佩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竟然早在約20年前便預想到VR的實際使用模式。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用家心得。我的創作過程大概分為3部分,首先是策劃及研究資料。當有了一個想法,便會在網上、書本、視頻及圖像相片搜索相關資料,相比在電腦或是翻開書本搜尋,能夠無縫對接雲端的VR工作間,實在方便得多;第二步是資料整理及建模,確定各項目之間的關係,這通常涉及對想法進行分組、先後排序、消除簡化及各自的交叉影響等,這部分工作在VR空間很容易辦到。
第三步是將成果向外界展示,要把結果從VR空間輸出到2D平台,暫時仍屬一個挑戰,但相信很快便可以有所改善。我應該算是首批把VR演示文件投放到2D平台的人之一,未來可能會把這些想法,以電影方式投放到YouTube或Zoom等平台上,更已經迫不及待想為項目以VR方式進行的風險投資做宣傳。
VR的使用就如電影《星空奇遇記》中的「光波傳送系統」,與會者即使是身處千里之外,也可以在VR空間內現身參與。疫情大流行之後,人們難以出國開會旅行,這種身在家中仍能身歷其境的科技便變得異常重要。
為了成為未來VR世界的贏家,科技巨擘已作出巨額投資。Facebook的朱克柏格便收購初創公司Oculus發展相關技術,更把產品Oculus Quest 2的門檻降至299美元,與入門iPad價格差不多,明顯是看準大眾消費市場,亦是賭這會成為繼PC及智能手機後,另一個主流平台。
其他商家如微軟也有開發VR,但一個Microsoft HoloLens比10個Oculus Quest 2還要昂貴,短期內不大可能降價,目標客戶應不是一般消費者。至於設計一向深受讚譽的蘋果公司,暫時未有相關產品推出,但蘋果應該會以大眾為主,而且產品應可以兼容大量iOS軟件,方便用家即時投入使用。
以用家角度而言,小巧的Oculus Quest 2的確便於攜帶,當然若連續使用幾個小時也會相當疲倦,但仍屬可接受範圍內。就如前文所述,Oculus的使用方式(如手勢)和設計理念,相信有不少是受《未來報告》啟發。同樣有趣的是,當年喬布斯(Steve Jobs)為iPhone打造的革命性手勢控制模式,正是這套電影的設計原方案。VR和AR(擴增實境)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在不久將來,大家可能會發現不少電影的橋段會在現實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