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為學生「拔尖補底」

現今教育制度是如何評估學生的表現?大部分人都會說根據考試成績。的確,考試可以量化學生表現的方法,但成績一出,一切塵埃落定;若能在課堂上發現同學們的優點及欠缺之處,即時糾正,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可汗學院Facebook圖片

現今教育制度是如何評估學生的表現?大部分人都會說根據考試成績。的確,考試可以量化學生表現的方法,但成績一出,一切塵埃落定;若能在課堂上發現同學們的優點及欠缺之處,即時糾正,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這問題上,科技為我們找到了解決方法。由孟加拉裔美國人Salman Khan創辦的網上學習網站「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便透過軟體及教學影片,再加上大數據分析系統來追蹤學生的表現,達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Khan多次表示,創立可汗學院的目的,是希望讓每個人想學什麼,就能學到什麼,而且能用自己的步調學習。若對Khan提倡的新教育平台感興趣,我建議大家可上網觀看他在TED的一場演講(www.youtube.com/watch?v=nTFEUsudhfs)。

我們認識的教育制度,全都大同小異,無論在那一個國家,都是把同年齡的孩子編成一班,教授同樣內容,希望他們以同一種速度學習知識及參加考試,再以成績量度孩子的能力。

在這樣的逼迫下,將會形成很多知識上的落差,例如在代數上的小落差可能會阻礙孩子學習乘法,而且一旦錯過,日後就沒有機會再搞清楚;久而久之,孩子成績欠佳,亦會產生自己「不夠聰明」的感覺。

Khan提倡新的教育方式,是透過軟體、影片、各種練習以及老師直接的教導,讓孩子們能夠對學習過程中累積的落差作出補救。

學數如打機 按能力升級

以數學為例,Khan將課程細分為多個部分,從「1+1」開始一直加深內容,同學便如同「打機」一樣,根據自己的能力升級,開發個人化的知識地圖。

可汗學院的系統會詳細紀錄孩子們的學習歷程,例如一個學生花了多少時間看影片。哪個課程花費較多時間,做錯了哪些題目,都會一一被記錄下來。系統會分析每一名學生在每一項課程上的表現,例如綠色代表沒有問題,紅色代表需要關注,老師便可以透過觀看這些班級數據,清楚了解哪些學生在哪一個課程上出現落差,需要老師進一步講解及協助。

Khan的演說對我們的整個教育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及優劣之處各有不同,Khan「發明」的教育平台便是鼓勵個人化的學習模式,聰明的學生可以走得更快、學得更多;即使天資未如他人,亦可以將勤補拙,在老師及家長的協助下趕上進度。

我相信無論是老師或家長,都應該花20分鐘看看這一場演說,這會讓人對教育得到重新定義,亦有助明白到電子教學的重要性。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