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貴乎實踐

在科大任教「社會創新及創業精神」已一個學期,新學期我又重新檢視課程設計,嘗試整理出一套「獨門」招式。我教書時一向習慣由個人的學習經驗出發,而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教學過程,亦即課外體驗、堂上分享及事後檢討等3個步驟也是如此。我暫時把這過程稱之為O.I.R/A,意指觀察(Observe)、詮釋(Interepret)及反思(Reflection)/應用(Application)。

圖片來源:Wokandapix

在科大任教「社會創新及創業精神」已一個學期,新學期我又重新檢視課程設計,嘗試整理出一套「獨門」招式。我教書時一向習慣由個人的學習經驗出發,而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教學過程,亦即課外體驗、堂上分享及事後檢討等3個步驟也是如此。我暫時把這過程稱之為O.I.R/A,意指觀察(Observe)、詮釋(Interepret)及反思(Reflection)/應用(Application)。

我研讀《聖經》時,體會到深入學習是要理解經文的時代背景及出處,詮釋時要明白一些故事暗藏的道理和教訓,反思和應用則在於了解該道理與自身的關係,以及實踐的方法和時機。其中,反思的時間佔最多,大約是上課時的一半。學生須反思課題和創新講者的經歷與自己的關聯,也就是與知識建立關係。

只有當學習者在知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我」,才是真正學習到知識。找不到又怎樣?那就是它與你無關,充其量也只能死記硬背,並不是真正吸收了知識,令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邊做邊學 精益求精

如何才可找到「我」的位置?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例如學共享經濟,我們不討論社會及經濟成本、資源運用等理論,第一個問題是「你有沒有試過?」於是在Airbnb的嘉賓分享前,我先安排同學去體驗不同價位的房間,親身驗證Airbnb以信任為本的營運哲學。雖然上堂沒有時間創新,學生卻可嘗試創新的成果,邊試邊學,體會它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慢慢把這些創意「吸收」到自己的人生。

很多職場新人初出茅廬,見工時總是聲稱自己會邊做邊學,老闆可能覺得不以為然,因為公司沒有時間讓他們慢慢學,但其實邊做邊學正是我們從小到大在做的事!相信大部分人也是一邊跌,一邊學踩單車的。語言、數學、物理、音樂、烹飪、商業談判等亦是邊做邊學,精益求精,因為實踐、實行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法。

邊做邊學是有學名的,叫作Learning by Doing,這也是體驗學習的核心之一。很多事都不是讀完課文、聽完課就能明白,例如創業、同理心、冒險的勇氣和離開安全區(comfort zone)等等,這些知識和態度都需要自己嘗試,並透過不斷實踐、修正,把知識深深印進腦內(internalize),才可自自然然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