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放棄Evernote
自從Evernote數年前更換了行政總裁後,便由一間朝氣蓬勃的新創企業,變成暮氣沉沉的過氣公司。年輕優秀的工程師相繼離職,而對Evernote優勢一無所知的管理層,只專注增加用戶收費並削減服務,以討好投資者,系統更新亦變得緩慢,所謂的升級反而是移除重要功能,還要不加解釋。
本人是筆記軟件鼻祖Evernote的忠實用家,到現在已經使用了差不多13年。數據顯示,筆者每星期在Evernote的數據流量逾5GB,到明年1月累積的筆記數量更超過3萬份,包括數千本電子書、幾百份商業計劃報告,還有許多本人覺得有趣的資訊。多年以來,Evernote擔當着個人「第二大腦」的角色,是本人的知識庫、訊息收集和整理中心;然而,到了今天,筆者已準備好和它說再見。
過去本人的專欄亦有提過,CODA(即Collect→Organise→Distill→Action簡稱)是筆者的工作和思考模式,在進行資料搜集時,相對於在互聯網大海撈針,更偏向在自己的「第二大腦」內尋找有用的資訊。自己的收藏品相當多元化,有瀏覽器的Bookmark(書籤)、截圖、照片、YouTube或個人錄製影片,還會把所有電子書、雜誌、學術論文期刊、商業計劃等全部轉為PDF,以方便收藏使用。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喜好,如旅遊書及計劃、Wish List或收據,甚至是想改善產品服務的想法和靈感,亦全部儲存在Evernote內。
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筆記軟件,過去Evernote的確有其吸引之處:存取資料方便容易,雲端系統讓數據自動同步備份、可以設定robot來搜索需要的資料作出跟進、搜尋功能可快速準確找到目標,亦允許作全文搜索。由於Evernote內都是自己挑選過的資訊,所以一直以來的使用率都非常高。
對於第二大腦,本人並不要求開發商不斷推出新功能,只期望服務穩定並附合預期,為此筆者向Evernote支付最高的「套餐價格」,即每年400元年費。然而,自從Evernote數年前更換了行政總裁後,便由一間朝氣蓬勃的新創企業,變成暮氣沉沉的過氣公司。年輕優秀的工程師相繼離職,而對Evernote優勢一無所知的管理層,只專注增加用戶收費並削減服務,以討好投資者,系統更新亦變得緩慢,所謂的升級反而是移除重要功能,還要不加解釋。
用戶體驗愈來愈差,離開也是意料中事。近年本人已減少對Evernote的依賴,未有徹底搬離多少是因為懶惰,畢竟過去要找尋合適軟件,並把所有收藏遷移不是易事,但如今市場上有大量優秀筆記軟件可以取代Evernote,只需幾個步驟便可移走資料。為免重蹈覆轍,現在使用筆記軟件的同時,會用iPhone的系統同步作資料存取,並定時備份,減少對單一系統的依賴。
最近Evernote宣布被意大利Bending Spoons收購,雖然未提及作價,不過相信亦遠較它最風光的10億美元估值有大幅折讓。其實早在2015年,已有投資者預測Evernote這間「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初創)企業會逐漸步向死亡。說到底,當一間初創企業轉向聘用職業經理人,以追逐KPI(關鍵績效指標)作為公司政策時,便已失去當初的夢想和信念,走下坡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