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補數碼鴻溝
現今所有資訊都放在互聯網上, 這是否代表學習方面人人平等?並不一定。假如家境貧窮得根本負擔不起電腦或上網費用, 資訊科技只會為貧富學生之間製造新的鴻溝,正如時下常說的「輸在起跑線」。
現今所有資訊都放在互聯網上, 這是否代表學習方面人人平等?並不一定。假如家境貧窮得根本負擔不起電腦或上網費用, 資訊科技只會為貧富學生之間製造新的鴻溝,正如時下常說的「輸在起跑線」。
據OECD調查,在2010年香港家庭使用互聯網的比率為85%,數字看起來頗高,但若套用到一個40人班級,就意味有6位同學未能接觸互聯網,起跑之時慢別人一大步。
電腦及上網服務都需要錢,若不消除這道「數碼鴻溝」,除了形成知識不平等,社會貧富懸殊亦只會更劇烈。當年我在參與《窮富翁大作戰》後,有感而發創立社企「有機上網」,正是希望透過為有需要家庭提供價格相宜的電腦和上網服務,消除這道鴻溝。
電子教學成未來發展重點
我們多個機構藉着官商社多方合作,透過「團購」上網服務、搜購價格相宜的電腦產品,以及把舊機循環再用,加上一些善長捐贈,成功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上網機會。到2015年,香港家庭使用互聯網的比率已經上升至接近95%,全球排名僅次於丹麥。正如就業率,理論上這個數字不大可能達至百分之百,但我仍期望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各國都明白資訊科技與教育已變得密不可分,為了確保可以和其他地區站在同一條起跑線,各地政府都推出相關政策及加強投資。以亞洲為例,新加坡先後推出3個「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發展策略」,日本於2010年推出「創建未來教育計劃」,南韓亦在2012年推出「SMART教育計劃」。
香港政府自1998/99學年起已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及其他電子學習措施,反映政府亦有注意到資訊科技為學生帶來的學習機會。至今硬件終於齊備,正好推出新的「教與學」方式。這涉及教育政策的改變,亦需要更多機構和企業加入發展,涉及範疇包括電子書開發和教學方法變動等等,相信這亦會是未來發展重點。
對於過去7年幫助貧困小朋友「有機上網」的發展,我自己可說感到相當安慰,亦期望它的精神能夠進一步推而廣之。
資訊科技不只適用於教育,亦可擴展至社會其他階層。例如長者可以使用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幫助日常生活起居以提升生活質素,殘障人士亦可使用電腦學習不同事物,增加與社會的聯繫。填補鴻溝是巨大工程,但並非不可能,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吧!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