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領頭轉危為機 危機之所以危急,正因它會影響數以千萬人,牽連極廣。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這不就代表數以千萬計用戶的潛在需求?看看香港,較近期的社會問題就有TSA爭議──如何平衡收集、分析數據與評測壓力的兩難?空氣污染與交通擠塞──公營停車場不足,電動車稅務優惠減少,街上愈來愈多車,令污染有增無減。人口老化──20年後,每3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家,醫療系統已準備好照顧他們嗎?
CTO需具遠見與牙力 在香港有Link(領展),美國紐約也有Link,不過紐約的LinkNYC是由全市7500個電話亭變身而成的Wi-Fi亭。紐約市政府在2014年承諾改造電話亭,一年後極速「找數」。設施遍布全市,有免費Wi-Fi,又可以充電、上網、打免費電話,更可以播廣告。LinkNYC是紐約市首任首席科技總監(CTO)Minerva Tantoco的政績,她還推動市政府開放數據、社區域名登記等計劃提高公民參與率。紐約得到2016年的World Smart City Awards,這位CTO功不可沒。
新政府谷創科宜設總監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密鑼緊鼓組班,相信政府很快便會大換血。新人事新作風,其實政府不妨放長雙眼,以更長遠的目光制訂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趁機為本地創科定下明確目標。除了注資和興建新辦公室,政府還可仿效其他國際城市設立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科技總監)職位,跨部門橫向籌劃創新政策,以技術改善現有和未來的社會問題,好好利用「創新」這把刀。
科網時代反思勝背誦 學習並不等同「記憶」,然而香港的教育制度卻着重死記硬背,學生上到高中仍不時要默書。擁有博大的知識在過去的確吃香,但在今日科網時代,大多數人也有智能手機,Google猶如隨身百科全書,「量」已經不重要,何況記下了的知識如果不能應用出來又有何用?
從細學懂解難與溝通 STEM培育創科新一代 STEM教育課程近年風行全球,希望藉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培養學生邏輯及解難能力,學會自行處理各種問題。《信報》StartupBeat今期請來香港電子學習聯盟主席黃岳永(Erwin),以及iCare智研德育總監施德利(Michael),一起討論及思考香港下一代的未來。
學習貴乎實踐 在科大任教「社會創新及創業精神」已一個學期,新學期我又重新檢視課程設計,嘗試整理出一套「獨門」招式。我教書時一向習慣由個人的學習經驗出發,而之前與大家分享過的教學過程,亦即課外體驗、堂上分享及事後檢討等3個步驟也是如此。我暫時把這過程稱之為O.I.R/A,意指觀察(Observe)、詮釋(Interepret)及反思(Reflection)/應用(Application)。
芬蘭森林變冒險樂園 分析作為創業家(Entrepreneur)的成分,其實頗複雜,當中包括商人、創新者、冒險家、領袖及人力資源顧問等不同角色。營商或創新少不免要承受風險,但我們如何教小朋友「冒險」?芬蘭人就在森林幼稚園中讓小朋友實踐自己的探險慾,從大自然中找到他們感興趣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