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刻的承擔和決定

筆者所參與項目覆蓋的幾個行業,包括社企、教育、創業、零售及科創,都面對人才流失問題,單在4月份,便獲5人告知即時或將辭職移民,不少外籍朋友更早在3月便決定離港回國。

踏入虎年,全球愈來愈「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死傷無數,婦孺為避開戰火逃亡國外;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這邊上海渡過了艱辛的4月,仍未知終點何在,那邊歐洲如荷蘭英國的疫情又見死灰復燃。相對之下,剛剛「解禁」的香港,人們發現原來可以返學出街食飯睇戲已經是一種幸福。

其實經歷過去幾年的事件後,港人都明白已經無法回到從前的生活,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身邊一位又一位親朋好友決定移民,當中有嘗試到外國尋找新生活的年輕人,也有決定改變生活模式、希望能與家人在更安全及穩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的專業人士和CX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

剛剛「解禁」的香港,人們發現原來可以返學出街食飯睇戲已經是一種幸福。(信報資料圖片)
剛剛「解禁」的香港,人們發現原來可以返學出街食飯睇戲已經是一種幸福。(信報資料圖片)

筆者所參與項目覆蓋的幾個行業,包括社企、教育、創業、零售及科創,都面對人才流失問題,單在4月份,便獲5人告知即時或將辭職移民,不少外籍朋友更早在3月便決定離港回國。

我這輩子經歷過不少移民潮,今次肯定是最差的一次,離開不只是考慮安穩問題,更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除年輕人,中高層及專業人士亦相繼離開,實際上已經對社會構成系統性風險,未來香港在質量、創造性、文化及忠誠度等享譽國際的優勢,恐將逐漸消失。

離開不只是考慮安穩問題,更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法新社資料圖片)
離開不只是考慮安穩問題,更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法新社資料圖片)

有人說目前是香港最黑暗的時刻,令我想起數年前一套以英國時任首相邱吉爾為主題的電影《黑暗對峙》(Darkest Hour)。故事涵蓋的時間約一個月,描述自邱吉爾當上首相,到他在英國下議院發表知名歷史演說〈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的一段時間。後世只知最終結果,期間邱吉爾飽受煎熬:士兵在外被困、國際未見援手、國內缺乏支持。以當時局勢來看,退讓講和可能會成為一手終結大英帝國的首相,與敵人對抗也可能親手葬送成千上萬士兵平民,而且不論結果如何,賬都會算在他頭上。

戲中講述當時邱吉爾希望了解英國民眾的想法,於是乘坐地鐵,跟鄰座乘客討論英國目前該怎樣做。這一幕是否史實我們不知,但無可否認,當時邱吉爾是跟隨自己初心作出決定並落實執行。現今全球都出現改變,當我們下定決心,便需要承擔起新常態下的生活,即使人少了、資源少了、生活和運作方式變了,只要初心不變、一起面對,改變帶來的可能是機遇。

即使人少了、資源少了、生活和運作方式變了,只要初心不變、一起面對,改變帶來的可能是機遇。(法新社資料圖片)
即使人少了、資源少了、生活和運作方式變了,只要初心不變、一起面對,改變帶來的可能是機遇。(法新社資料圖片)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11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