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兒童學習「築」夢

今次歐洲觀課之旅,我們另外挑選了一兩間對香港教學制度而言頗為「另類」的學校,例如Arkki。這是一間專為兒童及青少年而設的建築學校,學生年齡介乎4至19歲。其他學校亦可以外判課程給Arkki舉辦課外活動,讓學生接受數月,甚至數年的建築學課程。

圖片來源:Niina Hummelin

今次歐洲觀課之旅,我們另外挑選了一兩間對香港教學制度而言頗為「另類」的學校,例如Arkki。這是一間專為兒童及青少年而設的建築學校,學生年齡介乎4至19歲。其他學校亦可以外判課程給Arkki舉辦課外活動,讓學生接受數月,甚至數年的建築學課程。

建築學聽起來複雜,玩起來卻非常有趣。當日參觀學校,所有學生的題目都是相同的:他們要為自己的Pokémon建造房子。小精靈有的喜歡唱歌,有的身上有火焰,有的要棲息在水邊,學生須根據他們的特色製作一個舒適的家。年紀較小的在紙上塗塗畫畫、剪貼雜誌、用手工紙摺成不同的「家具」;年紀較長的當然較精細,要繪製真正的圖紙、要計算比例、製作模型。

學懂彈性 選擇更多

Arkki每年約可培訓近6000名學生,那麼問題來了:芬蘭算是一個小國,社會其實只需要約3500名建築師,根本毋須這麼多「預備軍」。既然如此,讀完Arkki,一來未必能考進大學建築系,二來有一半機會失業。按華人父母思維,學生豈不白白浪費了好幾年時間?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若仍期待單靠學校課程便能確保將來的工作機會,其實不切實際。每天都有新的工種誕生,課程很難追得上經濟發展。學會計?學翻譯?學護理?4年後大學畢業,這些工作可能已被機械人取代。

或者只學一種已經不夠,學護理之餘,還要再學一門工程學。職業不能只靠學科分類,而應以不同技能分類。Arkki教的正是能讓學生受用終生的技能,學得彈性一點,將來的選擇也多一點。

做人最重要是要有選擇,如果我們有能力選擇,便可掌握自己前途。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的教育制度已忘了要為學生提供選擇。年輕一代由6歲開始便只有一條路——考上大學,跟大隊選「神科」,但可能到畢業後還未知道自己的興趣和長處。

教育應該賦予學生選擇的本錢,而非褫奪他們選擇的動力。芬蘭Arkki教出一大班不會當建築師、但擁有「建築學思維」的學生,看起來「浪費時間」,卻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本錢,為他們開拓更寬闊的道路。學系科目的前途,又怎可只靠學「錢途」判斷。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4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