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城市的交通管理
數周之前,我開始深思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遂發展出「CTO.HK」系列文章,探討香港若有CTO(首席技術總監),可以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市民的生活,並令政府施政及城市設施更加「用家主導」。
數周之前,我開始深思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遂發展出「CTO.HK」系列文章,探討香港若有CTO(首席技術總監),可以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市民的生活,並令政府施政及城市設施更加「用家主導」。
香港和其他大城市一樣,私家車數量急增對交通造成重大壓力,尋找泊車位亦成為駕駛者一大惡夢。若說城市的塞車原因之一,來自駕駛者四處轉悠找車位,相信沒人會異議。
我一向認為,有效的泊位管理可令駕駛者更容易找到車位之餘,亦有助紓緩城市交通壓力,而利用大數據統一管理全城的泊車位置,是未來不可逆轉的發展路向。
對於港府終於有行動,擬打造九龍東為「聰明城市」,我們是樂見其成的,更高興是首批項目將包括車位統一管理,藉着把觀塘工貿區內的不同停車場「連線」,向駕駛者提供實時車位資料,並引導他們到有空位的車場停泊。若在東九龍能成功實施,這技術更可逐步擴大至全港範圍,造福所有駕駛者。
當新方案實施之時,可預期將遇到不少反對意見。然而,科技的核心便是「why not」,透過探索創新,把過去的不可能化為可能;而在車位統一管理後,下一步要探索的便是車隊的管理。
利用大數據 調配資源
在此先說說近年大熱的「手機Call車」程式Uber,這程式雖然受歡迎,但爭議也不少,例如德國便一度禁止其商業運作。原因相當簡單,的士此一行業有保護性質,政府控制發出的牌照數量。對乘客來說,的士車費是統一規定的;但透過Uber,便可有更多租車選擇,令市場供應量大增,車費亦交由乘客與司機雙方議定。這無疑會動搖傳統的士及租車產業的基礎,難怪引來無數抗議。
除了跟現有遊戲規則發生衝突,Uber在營運上也不乏爭議。早前澳洲悉尼市中心發生挾持人質案之際,Uber便涉嫌利用人們希望盡快離開現場的心理加價;事件曝光後,Uber迫於壓力,最終在加價後一小時宣布,將提供免費服務,把市民盡快載離市中心。
Uber是利用大數據對需求進行評估,作有效的資源調配。若把這概念擴大至整個城市,管理者便可因應需求調配小巴及巴士等公交工具,甚至調節地鐵的服務以應付所需。若把泊車管理與車隊管理合併運作,更有助解決醉駕及藥駕等不少長期存在的交通問題。
當然,新制度的出現,可能不利於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但我認為在政策制定上不應因此而裹足不前。若是怕私人企業壟斷市場,可以想辦法解決,例如同樣向Uber說不的南韓,便改由當地社企開發手機Call車程式。
透過團體合作及創新,重新打造我們的生活系統,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正是「CTO.香港」應做的工作。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1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