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黑客」為公司帶來突破
在科技時代的熱門工作,很多都是大家聞所未聞。早前我跟一對夫婦聊到他們剛畢業的孩子,兩人對於兒子投身一間初創公司擔任Growth Hacker職位非常擔心,因為完全不知道這個工作到底做什麼。
在科技時代的熱門工作,很多都是大家聞所未聞。早前我跟一對夫婦聊到他們剛畢業的孩子,兩人對於兒子投身一間初創公司擔任Growth Hacker職位非常擔心,因為完全不知道這個工作到底做什麼。
負責發掘數據潛力
Growth Hacker直譯即是「成長黑客」,但當然不是偷取他人電腦機密或投放電腦病毒的犯罪分子,而是負責發掘數據潛力並配合推廣,為公司帶來更大增長的人才。這個詞彙最早是由GrowthHackers.com創辦人Sean Ellis在2010年提出,他曾在多間初創公司如Dropbox、Eventbrite、LogMeIn and Lookout等負責推動用戶增長;隨着這些公司不斷創出增長神話,成長黑客的作用亦愈來愈受人關注。
簡單而言,成長黑客的工作同時結合了市場推廣和數據分析,可能還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黑客心態(當然必須合法)才可勝任。他們會想方設法為公司帶來增長,例如通過應用程式或網上服務,甚至直接以收購來增加註冊用戶、銷售或者回頭客的數量。
這樣說似乎有點虛無縹緲,不妨參考一下著名企業的做法。Twitter、Airbnb和Facebook都被視為活用成長黑客策略的公司,例如Twitter透過大幅更改註冊頁面設計,以及游說用戶最少追蹤10位其他用戶狀況,增加用戶轉化率並吸引他們繼續使用服務;Airbnb先利用一個龐大的電郵廣告計劃提升知名度,再在Craiglist平台刊登房間訊息以彰顯其優勢;fb除了不時推出不同標誌或稱號以增加用戶點擊率外,亦於第三世界國家收購當地服務供應商,以獲取技術及更多的電郵地址以推廣業務。
盲做廣告如倒錢落海
在這些案例中,我們看不到傳統又昂貴的廣告或宣傳,而是透過各種資料科學、數據分析和技術手段,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從而帶動業務增長。相對現時有些意見認為,在網上投放廣告或視頻便算是活用了網上平台潛力,不能不說一句「你真是太out了」,要知道skip和交叉是YouTube中被點擊最多的按鈕!
很多公司連效用也未搞清楚,便投放大量資金做Content Marketing,跟倒錢落海沒有多大差別;盲目把資源投放在KOL(網紅)的做法亦不可取,尤其在人人都自稱KOL的時代,消費者對他們的反應真是天曉得。
當然,每間公司情況不同,其他企業的成功例子未必可以複製於自己公司,但思路和精神卻可學習。不論對於初創公司或者傳統企業,集合科技與行銷於一身的成長黑客,都會是公司發展重要一員。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4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