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Chutzpah」教育
國土面積有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沒有如周邊阿拉伯國家般有豐富天然資源,本土市場細小,國際上常被抵制,每年需要花費大量軍備支出,眾多先天不利條件之下,以色列仍能在國際間取得一席位,更被譽為新創之國。若要了解其中原因,相信要先體會其教育中強調的「Chutzpah」精神。
Chutzpah一詞意為「無所顧忌、膽大妄為」,字面上的解釋似乎有點負面,但近年已被視為正面形容詞,代表敢於冒險犯難及挑戰權威。
以色列缺乏天然資源,為了未來可以生存,孩子從小就學習猶太的Chutzpah態度,遇到問題要靠自己獨立探索、學習及提出解決方法,這種教育模式一直持續到他們18歲去當兵,都不會中斷。
以色列實施全民皆兵制度。18歲高中畢業後,無論男女都要履行兵役義務(男性4年,女性3年),而且男性將成為後備軍直到45歲。進入部隊不等同在學校念書,要作戰培訓、掌握各項戰場上的基本生活技巧,當進入戰場面對生槍林彈雨,便要靠臨場應變求生存。
不少人聽過以色列8200部隊,相當於該國的高科技情報部門,軍方每年將成績最優秀學生挑選出來作特別培訓,再嚴格挑選出當中「精英中的精英」加入,雲集年輕有創意的電腦及科技專才,破解分析其他國家的情報資訊,也會研發網絡保安及攻擊武器。
拜以色列國防軍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發展尖端武器裝備及培養科技精英,隨着他們退伍,大量技術和人才擴散至民間領域,或是加入大企業繼續開發新科技,又或是自己成立新創公司繼續發展,令以色列成為創新王國。
按以色列的人口計算,每1400人便有一家新創公司,是世界上人均新創公司最多的地區。被Google收購的導航軟件Waze、資訊安全巨頭Check Point,以及全球第一個即時通訊工具ICQ,無不「師出同門」由以色列企業開發。
不過,若以香港執政人士對教育的衡量方式,以色列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在剛公布的2018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中,以色列的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得分,均低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與中港更是相差甚遠。但若論科技及創新成就,香港則拍馬都追不上以色列。
沒有天然資源、人口只有900萬、歷史不到70年的小國,成為全球創新強國,靠的是政府將培養新世代人才視為第一要務,教育年輕人要有Chutzpah精神,讓他們敢於挑戰及創新。以色列的例子說明了怎樣對待年輕人才是拓展未來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