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Water的無限思維之戰

神經可塑性可以持續一生,腦袋本身就是一個「愈用愈強」的器官。(Freepik圖片)

防疫期間大家WFH之餘,安坐家中可以做乜?除了煲劇打機外,學習是一個有益有建設性的活動,我最近便沉迷於研究大腦運作方式以及這對學習的影響,赫然發現李小龍用英文演繹老子的「上善若水」四字,不只可應用於武術或待人處世,還相當適用於學習之上。

過去一年香港人的解難能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就如李小龍那一句「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隨時都能適應不同的困境並找到自己位置,這亦令我反思人們的學習潛力到底有多巨大。其中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Jo Boaler的著作Limitless Mind,便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Boaler認為人們必須拋棄「學習能力是固定」的觀念。簡單來說,腦袋由突觸(可以理解為「線」)和神經元(可以理解為「點」)所組成,當學習時腦袋內的點與線會不斷連結並強化。而透過不斷加強這些腦神經線路,人們的腦子是會持續改變優化。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學習之路可以順風順水,但從結果而言,「唔識」或者犯錯並不是一件壞事。(Freepik圖片)

對於大腦功能,人們都有不少迷思,其中之一便是「人愈大,學習能力愈差」。近二、三十年科學家對人類大腦的研究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研究人員發現,其實大腦一直努力工作,這包括三大方面:打造新的連結、強化現有的連結,以及把現時未有關係的連結串聯起來。換句話說,神經可塑性可以持續一生,腦袋本身就是一個「愈用愈強」的器官。

在此不得不提髓磷脂(Myelin)在學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這種物質由大腦和脊髓產生,有助迅速學懂新技能,就如一個學習的「超級通道」,有研究便發現,如果能夠為大腦的髓磷脂解鎖,學習速度可以提高足足10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著名個案:一名女孩通過專門的訓練大腦快速學習技術來學習樂器,其速度遠比傳統學習方式快了好幾倍。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學習之路可以順風順水,但從結果而言,「唔識」或者犯錯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些情緒有助突觸構建,加快大腦發育;而我們透過解錯而了解錯誤原因,亦有助情緒發育,令自己能夠克服因未知而形成的恐懼和焦慮。

透過觀察不同人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解題模式及技能概念,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師」。(Freepik圖片)

無論是想「reboot」大腦或者優化大腦的學習能力,正確的攻略還是相當重要。第一,心理影響生理。改變自己的想法,抱着自己能夠進步的成長型心態學習,大腦亦會相應的採取行動; 第二,採用多維思考模式,解決不同的問題。畢竟成功無捷徑,多做多看,以嶄新角度和知識重新構造問題及解決方法,是強化大腦的不二法門;第三,總結壓縮記憶。在花了大量時間來解決問題後,掌握當中竅門,下次遇到相似問題時便可馬上解決;第四,小組學習。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透過觀察不同人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解題模式及技能概念,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黎明有句經典的廣告對白──「要贏人,先要贏自己」。對於自己遇強愈強的大腦,還真是一場Be Water的無限思維之戰。

李小龍用英文演繹老子的「上善若水」四字,不只可應用於武術或待人處世,還相當適用於學習之上。(路透資料圖片)

Source: http://startupbeat.hkej.com/?p=90868